深圳人才网>>深圳资讯>>深圳资讯
扫一扫刷一刷?一不留神1万后面的4个0都飞走了
作者:lhl 来源: 阅读次数:1811次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3日

现在的我们,每天都被各色应用软件、账户密码、大数据紧紧围绕,一张张纸币现金交易逐渐被"扫一扫"、"刷一刷"替代。现金不在身,似乎不再担心被贼惦记,但实际上却有一批"技术盗",他们隐藏于网络或您的周边,利用特定设备轻松破解您自以为安全的防盗关卡 ……

42人大团伙作战进行信用卡"洗料"

一位男子卧底福田区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之后使用加装过的POS机盗取他人信用卡资料。其实该类犯罪不是个人单打独斗,而是42 人的团伙作案,从源头到分赃一条龙的全链条运营,团伙内部分工明确。

该团伙中的"料主"沈某某,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实现了对银行卡刷卡 POS 机的非法改装,可以窃取在该 POS 机刷过的信用卡卡号、磁道、密码等信息。他先经过先期测试后投入运作,再通过互联网招兵买马,联系专人负责构建"洗料"小组,每小组由三至四名成员组成。

因无地域限制,本案的嫌疑人来自五湖四海,形成了一个貌似分散实则组织有序的犯罪团伙。他们分片区派出人员潜伏,再利用持卡人刷卡的机会盗取银行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定的手机号码上,破解后立即复制取现分赃。截至案发日,该团伙已运作一年半,获利额达数百万元。

同室操戈 半年微信转账十余笔

刘某与王某是同事,且同住一宿舍。同一屋檐下共住的时间久了,有些小秘密也都不是秘密了。

话说王某一日打开自己的微信钱包傻眼了,里面原本有 1 万元,现在后面的 4 个" 0 "都不翼而飞了,只剩一个孤零零的" 1 "。王某绞尽脑汁都不记得自己操作过这笔钱。于是,他打开账单,发现近半年内与刘某之间有十余笔转账记录,而作为当事人的自己却完全不知情。

刘某被质问后全盘托出,原来他在半年前缺钱用,就起了贪念,平时悄悄观察王某使用微信并记住了交易密码,后又趁王某不注意,使用王某的手机和密码将微信钱包内的钱转移至自己的微信账号。起初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转出的钱很快就凑足还上,后来刘某的胆子越来越大,转账数额也逐渐增加,最终无力偿还导致案发。

"复制者"购物卡 不论真假同时消费

2016 年 8 月初,被害人朱先生看到网上有打折转让"购物卡"的信息,于是联系卖家,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 9.3 折的优惠买到了 40 张价值总计 4 万元的" XX 超市"购物卡。

8 月 14 日,朱先生第一次使用其中 10 张购物卡,消费金额不到 1 万元。数日后朱先生再次使用购物卡时,却震惊的发现剩下的 30 张购物卡金额全都变零。

这些卡从未离开自己的掌控,为何上面的金额却会凭空消失?朱先生迅速报警,后警方查明,原来这些购物卡都是"复制者",而幕后操作者就是那位有心的"卖家"祝某某。经查实,祝某某先购买真购物卡,再利用特定电子设备将购物卡的信息复制到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购物卡上,再以打折转让的名义寻找买家将真卡出售,买家用真卡,自己用"复制卡",两卡的消费金额累积计算。买家仅花了 1 万元,而卖家则花了 3 万元。

相关责任部门应针对"技术盗"案的安全漏洞进行应对并完善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技术盗"而言,地点、时间、对象都不是障碍,关键是实施盗窃的"媒介",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的手机、购物卡、网络账户等。"技术盗"只要研发出突破每个应用的关键性软件,以此为触发点,再通过简单快速培训组建一支操作队伍,进行扩散性辐射,即可在被害人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将隐形的"盗窃之手"侵入手机用户、持卡用户的账户,甚至是公司账户等。

但是走过,总会留下痕迹,"技术盗"有" Delete "键无法抹去的数据印证。当相关案件发生后,除了将犯罪分子绳子以法,相关责任部门也应针对安全漏洞进行应对并完善。此外,普通用户们在日常生活中,除需下载基本的安全防护软件进行日常防护外,也要增强对手中账户的"常管常看"意识,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不明变动要及时止损并报警。

(信息收集:深圳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俊才网® 版权所有
深圳人才网专注深圳人才,服务深圳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深圳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